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聚焦|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发布《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研究报告》

时间:2022-07-26

       7月23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跨越数字鸿沟:全民数字素养与数字乡村分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论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

       论坛期间,中心总工程师黄鹏代表报告编制组发布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2022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的重点活动之一。

 

中心总工程师黄鹏发布《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随着数字技术持续融入生产生活而产生的,由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信息素养等发展而来。和数字素养与技能相关的概念包括数字能力、数字素养、数字技能、数字智商等。中央网信委于2021年10月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概念,指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综合来看,数字技能侧重职业者的专业能力,数字素养侧重终身学习与修养。

       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主要采取加强统筹谋划和政策布局,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强化数字教育和人才培养,完善数字技能评估与认证体系,提升老年人、女性、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等六大共性举措。

       近年来,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取得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全民全生命周期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例如,编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内容已经纳入到小学、初中科学课程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字经济专业正式获批2021年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二是企业员工、农民、新兴职业群体、公务员等不同职业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稳步提高。以新职业为例,2022年6月,人社部拟发布18个新职业,其中9个新职业与数字技能高度相关。此前,已发布的4批56个技能人员新职业,半数以上与数字技能紧密相关。三是弱势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加速提升。适老化改造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12月,完成适老化改造的网站和APP达到173家。疫情之下,部分地图类APP开发了“长辈版”地图,老年人出行更加便利。数字经济领域女性从业人员规模可观,电商平台上,约有2358万女性淘宝店主,其中农村淘宝女店主有392万人。四是数字资源供给持续丰富。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2月底,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五是数字素养与技能基础保障不断夯实。一方面,全民数字安全防护能力稳步提高,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持续开展8年。另一方面,数字社会法治道德规范持续强化,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成功举办。

       与此同时,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也面临数字从业者需求旺盛与供给短缺并存,高端数字人才培养依然任重道远,城乡居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弱势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仍有待提升等问题挑战。

       最后,《报告》对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8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建立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体系,持续丰富优质数字资源供给,突出场景驱动和应用牵引,满足不同群体差异化需求,强化高端数字人才培养,完善数字技能评估与认证,增强数字安全和法治道德意识,调动社会多方主体积极性。

       详细内容见PPT。




  来源:信息政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