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研究成果 > 新基建系列

关注| 走进新基建(十) 5G建设如火如荼  催生融合应用赋能数字经济

时间:2020-04-15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资源所

撰稿人:钟静薇

审稿:陈正坤、李琳琳、范增杰

      引言:5G为新时代万物互联、人物协同提供了高宽带高可靠低时延的基础平台,势必催生令人期待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时代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新基建”的政策加持让5G基建进一步加速,运营商5G建设相关采购计划纷至沓来, 5G基建稳步推进。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出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5G部署目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落实5G相关产业项目,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

 

      一、运营商紧锣密鼓,5G建设如火如荼

      中国移动2020年预期资本开支为1798亿元,其中5G相关投资计划约为1000亿元。截至2月底,中国移动5G基站数已经超过8万个,5G套餐用户已达1540万户,力争2020年底5G基站规模累计达到30万站以上,基本实现全国地市以上城区5G覆盖,预计2020年净增5G用户7000万户。目前,中国移动已全面恢复5G设备的测试工作,开始5G无线设备和5G独立核心网的招标采购工作。计划四季度实现5G独立组网商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20年5G资本开支预算分别约453亿元和350亿元。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于3月发布“2020年5G SA新建工程无线主设备联合集中采购项目集中资格预审公告”,预计采购规模不少于25万站,计划在三季度前完成全部建设进度。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47个地市、10万个5G基站的共同建设任务。其中,中国联通计划2020年实现全国所有地市5G覆盖。目前,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通5G共建共享,在全国50多个城市实现5G正式商用。

      二、各地政府积极响应,推进5G产业发展

      截至2020年2月底,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共出台5G相关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累计达200余个,从发布的数量来看,北京、上海、江西、山东、河南、重庆6个地区全国领先。从政策文件和举措内容来看,普遍聚焦于网络建设、环境保障、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应用融合等方面。

      (一)网络规划明确,措施具体入微

      1.明确新建5G基站数量。北京、广东、重庆、湖南、湖北、山西、山东、安徽等20多个省市在各自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5G发展目标,规划了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约50万个。其中广东省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累计达6万座;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累计达17万座,是截至目前已公布5G基站规划的省/市中5G基站规划数之最。

      2.加强5G基站规划统筹。河南、河北、甘肃等省将通信基础设施及5G基站布局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建筑物规划预留5G宏站、微站、室内分布系统等设施空间;北京、山西、贵州、安徽等省市明确了基站规划设置标准、基站选址与建设原则。

      3.推进公共设施开放共享。北京、上海、天津、贵州、河北、河南、甘肃、山东、山西、安徽等省市加大5G站址储备,提出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以及机场、地铁、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全面开放站址资源,共同推进免费开放公共资源支持5G基站建设;结合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利用路灯杆、高架桥、龙门架等城市公共资源建设5G小型化基站。

      (二)政策资金保障,改善发展环境

      1.简化申报审批程序。贵州、河南、甘肃等省要求进一步简化5G网络建设涉及的规划、建设、土地、环保、无线电等行政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加快5G规模组网进程。

      2.给予资金支持保障。上海、安徽、山东等省市提出要确保建设资金到位,强化财税金融支持,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等社会资本加大对5G领域的投资力度。

      3.营造良好用谱环境。上海、黑龙江、天津市等省市加强5G频率保障,推进5G基站和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工作,加大对非法使用无线电频率和违规设置无线电台(站)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5G通信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4.加大5G用电支持力度。北京、河南、福建、安徽等省市加大5G用电支持力度,加快5G基站直供电改造,执行5G基站峰谷电价等优惠政策。贵州省降低高速公路管网费租赁价格,原则上不高于西部地区平均价格。西安市提出结合5G基站耗电量剧增的实际需求,对宏基站用电电费连续3年进行补贴。

      (三)推进核心技术突破,鼓励协同创新

      1.推进5G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北京、上海、四川、浙江、山东等省市加快推进5G关键材料、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射频前端核心元器件、毫米波元器件、5G通信模块、5G关键测试仪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上海、安徽等省市给予5G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相关政策支持。

      2.推动5G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天津市提出到2020年底,5G产业创新平台初具规模,产业链形成协同、集聚发展态势,到2022年底,建成3个以上5G产业创新平台;湖南省计划到2021年,建成10个左右省级以上5G技术或应用创新平台;

      3.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天津市支持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围绕5G相关技术标准、核心软硬件以及产业应用协同开展技术研究。贵州省将5G、AI等技术引入教育教学评测与管理,促进教学、评价、教研、教育管理等数字化,推动教育普惠提质。

      (四)吸纳高端人才,打造产业生态链

      1.吸纳5G高端人才。安徽省提出加快引进5G技术人才和科研团队、鼓励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培养5G人才;贵州省、福建省将5G核心技术人才列入省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在科研、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交通旅游等方面给予倾斜。

      2.推动产业链生态发展。天津市积极打造5G终端产业链,支持安全可靠芯片、核心器件等上游企业向整机企业提供安全可控终端产品的配套服务,培育发展5G新型智能终端产业。安徽省加快产业生态构建,包括支持5G产业链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鼓励5G企业做大做强、壮大5G基础材料及元器件企业发展、支持建设5G产业园等。深圳市提出到2022年底,打造2个超千亿的5G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5G产业规模领先、企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五)积极推进5G应用,强化赋能作用

      1.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浙江、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持续深入探索5G与超高清视频、AR/VR、泛在感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技术融合应用,充分发挥5G的行业赋能作用,提升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治理能力。

      2.催生5G新业态。北京市提出2021年5G产业实现收入约 2000 亿元,拉动信息服务业及新业态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上海市提出2021年5G应用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3.加大5G应用创新载体建设。上海、河南、安徽、贵州等省市提出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建设5G应用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开放实验室和试验外场等,推动5G应用和产业融合发展,培育5G应用领域的创新型企业。

      4.培育应用示范区。上海、辽宁、山东、福建、四川、贵州等省市积极打造5G应用示范区,培育5G+试点示范工厂,通过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延伸5G产业链条,打造以5G为核心的产业园区。